回应宏达之问:传统节日的焕活与传承
——以甲辰龙年春节为例
2024年春节前夕,中国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农历新年被赋予了更多的世界性意义。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已经浓缩至传统节日这一载体,揉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思考如何焕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的载体中生生不息,焕发新生机、新活力和新价值,从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是新时代有识之士在文化传播、文明互鉴发展中的宏达之问。
刚刚过去的甲辰龙年春节,展现了焕活发展的蓬勃劲头,在祈岁纳福中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
产业之于假期:
假日经济的良性信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认为,假日经济不仅是拉动消费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假日生活的需求。自古以来,节假日就给商家提供了非常好的营销卖点和营销资源。然而,以往的假日经济消费在给市场注入“强心剂”的同时也总伴随着一些“心有余悸”,一些商家盲目停留在“价格战”的误区,借假日经济引来的消费商机做出借机涨价、“宰客”、服务意识欠缺的不当行为,让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因为对市场商家的信任危机打了折扣,这无疑不利于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龙年春节则呈现出了积极向好、有序焕新的市场态势,在政策引导下让老百姓对传统假日的市场消费充满欣喜,从而释放出我国假日经济迈向良性轨道的积极信号。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度结合,才真正让假日经济焕活起来。
在有序市场的支撑下,龙年春节成为了近三年破亿速度最快的春节档期。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中国电影龙年春节档累计票房80.2亿元,观影人次超1.6亿,总场次(含预售)突破375万场,均为档期史上最高。与此同时,上海以“乐游上海过大年——一路繁花 全城寻龙”为主题,推出200余项上海假日文旅推荐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 游龙御马迎新春”主题活动,推出惠民措施60余项;江苏省连云港市推出龙年“文旅惠民大礼包”,组织开展惠民活动400余项,面向全国游客发放200万元连云港市文旅消费券;四川省南充市发放“文旅消费·乐享南充” 2024年春节文旅演艺消费券,消费券通过猫眼App领取,消费达标即可自动抵扣消费券立减金额。这背后都是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支持引导各地依托本地特色活动和传统民俗,更好满足群众春节文化和旅游的消费需求。
文旅市场的“红利”也激发涌现出“南北迁徙”“反向旅游”“长线旅游”等创新消费场景。各地通过举办与潮流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民俗体验、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等传统年俗活动,带动了综合消费增长。我们看到,北方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南方避寒旅游也持续升温。横店春节大庙会以其独特的影视穿越和传统民俗的融合,依托《山海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爆款剧元素、影视级手法、匠人级工艺等,打造沉浸式的仙侠灯会;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有近五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到象山影视城欢度春节,且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杂技和越剧表演轮番登场共享过年氛围。一些原本关注度不高的地方成为消费者的新目的地,主打放松随性,从而缓解热门景点爆满的旅游压力,释放文旅新动能。
个体之于团圆:
民间主体的主动融入
在融媒体时代,自媒体的融入更加焕活了传统文化的热度。每个个体都在主动融入一种分享、记录、传播的机制。无论是探访传统村落寻找浓浓的年味儿活动,还是热衷于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传统节日的焕活中,每个人都是展示的个体,是自己的主角。
山西临汾乐器主播@唐尧锣鼓张勇和湖南凤凰音乐主播@苗人三蛮在家乡组织了“我要办村晚”的活动,前者在泊庄村的大戏台,后者就在腊尔山镇的篮球场上,他们想通过村晚,通过直播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风貌。这两场活动共有近200名村民参与了表演,甚至在节目结束后,山西的乡亲们不愿散去自发打了一小时锣鼓,而湖南的村民们在苗鼓声中上台和主播一起跳舞。在抖音平台,近1600万人收看了这两场直播。他们每个人都在记录着生活,他们都是文化的亲历者,也成为其他文化观察者的被观察对象。就这样,每一个个体都实实在在地融入进文化,融入进团圆,融入到焕活文化、传播文化的道路中。
对于春节,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团聚和祝福,但是团聚和祝福的形式和载体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群体,让传统节日以新的形式焕发着不一样的光彩。根据小红书公益与非遗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小红书春节非遗生活指南》,超过52万人发布了关于非遗的相关笔记内容,非遗话题浏览量达12亿人次,其中剪纸话题浏览量4.1亿人次,绒花话题浏览量2.3亿人次,缠花话题浏览量2.2亿人次;每分钟约有三篇非遗相关内容产生,年轻人用非遗拉满了春节的年味仪式感,成为了过年艺术家。小红书上还出现了18万+手工与手作店铺,提出了“副业首选非遗”的口号,让非遗成为了致富密码。
龙年春节的焕活,还体现在人们把团聚的形式与健康和成长结合在一起。滑雪、潜水、学技能,在享受美食盛宴的同时,积极进行身材管理,相约健身,提醒打卡,利用假期悄悄变美蜕变,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另外,一些老字号匠心独运,结合当下的饮食趋势和审美需求,融入新的烹饪技术与食材,让预制菜批量登上中国家庭的团圆饭桌,成为龙年春节的新表现。
水滋润万物也可以容纳百川,能承载、能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水一样,无论个体焕活传统文化的形式怎么变化,无论是何种“容器”作为载体,承载的传统文化,承载的团圆和祝福都不会改变。在科技赋能生活的新时代,纵然年货已经换成了电子产品,红包都用数字人民币替代,但是那些精美的非遗物件,精致的民族服饰,一声声唱腔,红彤彤的灯笼,好吃的年货,和各地多元又独特的新年习俗,才是看得见、听得清、摸得到的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浪漫。
民族之于世界:
文化传播的边界扩域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所言,任何一个族群性的、地方性的节日,如果想在历史进程中依然具有传承的活力,就需要在文化传播、文化接触的过程当中,保持自身精神文化内核的同时,不断把自己的边界扩大。龙年春节,我们看到了许多减少“文化折扣”、将中国传统文化搭载节日的形式进行海外传播的生动案例。
比如今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通过科技赋能和新业态的融合创新,将整个节目与《长安三万里》这个大IP巧妙结合在一起,对传统之美做沉浸式的现代呈现,不仅成为当晚的爆款节目,而且借助春晚的全球直播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扩域。
春节期间,普宁南山英歌队受邀赴英国演出,在伦敦街头吸引了70万人围观。海外友人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伦敦刮起英歌舞风”等话题登上了多个热搜榜单。通过这一事件,很多人了解到英歌作为广东潮汕地区民间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普宁英歌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岁的陈来发感慨,传统文化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潮汕拜师学艺,英歌也通过潮汕走向了世界。
龙年春节良好的市场态势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怎么结合”,以及“传统节日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的契机。传统节日焕活的背后是市场对假日经济的信心,是产业对市场有序的自觉维护,是每一个人作为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自发投入和热爱,更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对文明复兴的期盼。(文汇报)
(作者刁基诺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