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松梅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北京展区,很多人驻足良久,重温革命的壮丽史诗。参观者可以在电子屏上点击查看北京红色地图、翻阅首都红色文化书系,还可以看到“觉醒年代”等网红文创产品。展区特意准备了革命遗址明信片,参观者可以自取,并盖上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大学红楼等红色地标打卡点的纪念章。
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
首都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厚。
革命文物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本市确立了集中连片主题保护的目标,推动建设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为例,以北大红楼为中心,共有31处旧址,分布在东、西城等5个城区。本市在对旧址保护状况细致摸排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打造提升。比如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是革命志士邵飘萍办报和生活的地方,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历经沧桑,旧址一度成为大杂院,直到几十户居民搬走,小楼才得以彻底修缮。如今,小楼内设置多个专题展,讲述进步报人的红色往事。
红色遗址成热门打卡地
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文字史料,都被精细地收集、整理、修复、展览,参观者纷至沓来。
以北大红楼为例,去年6月底开始面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放,仅在第一个月,就接待团体参观950余场,近4万人次参观者踏入这座古老建筑,感受百年前的追求与梦想,聆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每逢节假日,很多革命旧址成为热门打卡地。今年农历九月初九,香山革命纪念地就举办了一场庆重阳的别样活动。老年人携家带口一起聆听《进京赶考》《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等红色故事,共同朗诵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唱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度过了一个极有意义的重阳节。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来到红色旧址,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感受精神洗礼。在李大钊故居,参观者的留言已经写满了好几本,其中很多都出自青少年之手。“我和同学们走进李大钊故居,去品味,去发现,这位伟大的共产党人生活过、工作过、奋斗过的地方……”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徐一净,笔迹稍显稚嫩但十分工整,现场写就的观后感有满满一页。
文创让红色地标出圈出彩
珍贵的红色资源,不但要加以精心保护,还得创新开展活化利用,让党员群众能够就近就便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比如,西城区就通过盘活老胡同等资源打造立体博物馆,给参观者以沉浸式的红色体验。
一系列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去年底,本市首次发布红色旅游地图,不但包含红色旅游景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以及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布信息,还印有9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读者既可以准确查找红色资源点位,又可以参考线路进行游览参观,非常实用。
本市还实施红色文化立体传播工程,综合运用影视作品、歌曲戏剧、融媒体产品等形式讲述革命故事。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京鲁迅博物馆等迅速“出圈”。此外,电视剧《香山叶正红》、话剧《香山之夜》、京剧《李大钊》等,都在年轻观众中引发广泛共鸣。
《北京日报》2022年10月1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