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王雯玉
夏至到,广东又连日降雨,湿、热交加之下,不少街坊都有体内湿气较重的症状。据悉,近期前往医院就诊的很多患者都有肌肉、关节酸痛、胃脘部痞闷不适、腹胀、便溏、周身困重的症状。据悉,这些症状都表现有湿邪、暑邪的症状,需要祛湿、健脾。
哪些穴位与祛湿、健脾相关?日常生活中可以按压哪些穴位保健?羊城晚报“王牌大调查”请王牌科室为您解密。
本期目标:针灸科
解密地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针灸科
【案例解密】
近日,40岁的黎女士因为多次聚餐,饮食较杂,出现了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的症状,还伴有四肢酸痛、胸脘满闷、恶心食少等症状,她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就诊。
经中医诊断为腹痛,辨证为湿热中阻。《医宗金鉴》中记载:“绞肠痧痛锁喉风”,针灸以尺泽穴刺络放血,止痛止泻,针刺天枢、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内关、公孙。因此,专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经过一次的针灸治疗之后腹泻腹痛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后续再配合中药藿香正气散加减服用,症状已经完全消除。
【专家解密】
(Q:羊城晚报 A: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 陈楚云)
Q:有哪些症状需要祛湿、健脾?
A:当脾胃虚弱时,人就会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苦夏”。如还有湿气困遏脾胃时,就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者大便黏腻不爽,还会觉得人懒懒地不想动,甚至四肢酸软乏力。因为湿性趋下,湿邪容易往下走,带下量多、阴囊潮湿、脚气湿疹等问题也十分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则意味着需要祛湿、健脾。
Q:哪些穴位与祛湿、健脾相关?日常生活中可以按揉这些穴位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吗?
A:健脾祛湿的穴位不少,主要是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日常我们可以自行按揉保健。
足三里是大家都熟悉的保健穴位,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主要作用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时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开胃健脾祛湿,恢复脾运水湿的功能。可以选择按揉,也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每天10~15分钟,可以起到调脏腑、利湿浊的作用。
丰隆穴也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足外踝(高点)与外膝眼连线的中点。丰隆是络穴,除了干本经的工作之外,又能联络脾经,能调治脾、胃这两大主管人体水湿的脏腑,达到祛痰除湿的目的。
阴陵泉是属于足太阴脾经,是祛湿的要穴,位于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将腿弯曲90度,膝盖内侧凹陷处就是。常按阴陵泉穴可以排渗脾湿、通利三焦,此外对于一些腰膝酸痛、水肿或者是腹胀、腹泻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Q:夏天保健还有哪些需要注意?
A: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人的阳气大部分都跑到身体表面、四肢,而人的五脏六腑阳气相对就比较弱。广东人喜欢喝凉茶,一般凉茶为清热苦寒之品,容易损伤脾胃。因此,夏天我们还应该注意温暖脏腑,切忌过食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