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自备除颤仪 “行走的救命神器”打开新思路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愿马路上能再多些“行走的救命神器”

  1月2日,河北邯郸,网友发现路过的一辆凯迪拉克小车上有AED抢救标志,标志旁写明车内配有AED,可远程开车门,并附上电话号码。目击者见状顿时对车主肃然起敬,“这就是一位行走的救护员呀”。

  私家车自带“急救神器”且广而告之,这份公益心确实难能可贵。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仪(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随着心源性猝死病例日益常见,移动AED这种“救命神器”更显要紧。事实上,国内一线城市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约13分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果“移动急救站”能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进行第一现场救助,或会为心源性猝死病人争取到救命的“黄金4分钟”。

  私家车配备AED,虽不是“标配”状态,但无疑为“移动AED急救站”打开了新思路。时下,AED“救命神器”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数量不够多,二是效率不够高。据媒体报道,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台。全国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呈“一机难求”状态。在固定点位AED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流动AED的使用效率可能更为要紧。据测算,移动AED抢救覆盖效率是固定AED的6倍左右,大大提高了AED救治范围。

  毫无疑问,将民间AED纳入应急系统和“城市大脑”,是爱心创意上更务实的民生之举。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有条件的私家车配备AED设备,将宝贵的救济资源自愿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另一方面,利用公共资源打造更多“移动AED急救站”。比如去年9月,在第23个世界急救日前夕,江苏常州交警等部门就联合爱心企业,在货车上配置AED“救命神器”,并对货车司机开展专业急救培训,打造同城“货运+急救”的新模式。

  从更广意义上说,AED与社会车辆、无人机等“联姻”,利用其高流动性,打通急救的神经末梢,既能在特定群体中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亦能提高应急救护的覆盖面、提升城市的社会互救水平。“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愿马路上能再多些“行走的救命神器”,让更多“移动急救站”真正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