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不再依靠“经验”,中国农业农村如何“弯道超车”

  在世界的瞩目中,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快速走向现代化。引领时代潮流的数字技术,以远超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中国数十万个村庄。

  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运用,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电商下乡、网络入村,也不仅仅是乡村短视频的火爆,事实上,不论是农产品育种,还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抑或是乡村组织化水平的提升,都和数字技术息息相关。

  8月6日,在数字经济看中国——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农业 美丽乡村”分论坛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马荣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数字乡村创新团队轮值首席专家、副研究员张璟,平谷农业中关村党组书记、主任任海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副县长王振权,水木九天农业科技董事长、数字农业领军人才王晓庆,北京极星农业总经理、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冠军队队长徐丹共聚一堂,畅想“数字农业、美丽乡村”的未来图景。

  科技,正在改变传统农业

  和依靠人力耕作的传统农业不同,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孙坦介绍,“今天的农业科技,和上一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比如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正在不断运用到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当前,生物育种和计算育种,已经成为了全球和我们国家育种的最前沿方向和主流的模式。而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之后,我们可以瞬间找到影响作物产量的各种因素间的相关性,目前,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在五秒钟之内对22000种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决策,最终找到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分析。”

  科技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任海军介绍,在北京市平谷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相对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抓住了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先后荣获“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平谷区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打造“高大尚”平谷的奋斗目标,其中,居首的“高”就是建设高科技的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探索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未来,无人农场将成现实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全球,农业从业人员正变得越来越少,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越来越低,但农业总产值却在不断增加。李道亮介绍,“从全球角度看,主要有几个趋势:第一,农业从业人员不断下降。第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第三,农业相关产业快速崛起,开始的时候,农业是一个专门从事粮食、肉、蛋、奶、茶等农产品生产的行业,发展之后,它就会向加工、流通、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融合一二三产业。第四,就是机器逐渐代替人。”

  李道亮认为,农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是传统农业,2.0是机械化农业,3.0是咱们今天讲的数字农业或者智慧农业,4.0就是指未来的智能农业或者无人作业。从农业的发展看,未来首先要实现规模化、组织化,其次,实现机械化,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做到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然后再实现网络化,网络化之后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不同数据之间的共享会让生产更精准。完成了网络化之后,基于数据化的人工智能就会成为可能,这时候农业智能装备或者机器人就可能出现,那么机器换人就可以得到彻底的实现。一个不需要人来承担体力劳动的无人农场,就会出现,无人农场并不是这个农场一个人都没有,而是生产环节没有人,体力劳动被机器替代,管理、销售、服务这些环节上还是有人的。”

  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新的农场正在被更多人所关注,任海军介绍,去年,平谷农业中关村在峪口镇打造了一个60亩的“未来果园”管护模型,通过无人植保、远程监控、大数据溯源,既减少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还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改变了销售模式。

  农民,不再是体力劳动者

  一个不需要体力劳动的农业生产模式,还需要农民吗?事实是需要的,但未来的农民,不再是传统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者,而是掌握着现代技术的生产者。

  “美国当前的农业从业人员,只有全部人口的2%。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最少的以色列,农业从业人员只有0.5%。”李道亮说,“在农业发达的国家,计算机成为农户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家庭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比例接近100%。人们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完成生产工作。同时,数据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种子、化肥、农药、生产技术、价格、各种管理和决策,它的依据都是数据,而不再是农民的经验。”

  这样的场景下,无人耕作、远程种地成为现实。2015年,徐丹在北京开启了自己的智慧农业基地建设历程,到2020年,徐丹参加了一场农业科技大赛,通过远程技术,在2200公里外的云南,建设了一座温室,6个月的比赛时间里,徐丹的团队几乎未曾抵达过位于昆明的温室现场,他们通过远程种植的方式,让这座2200公里外的温室,在采收期里收获了每平方米12.5公斤的小番茄。“我们基于算法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它能够给我们平时生产提供建议,也能对植物未来的生长、环控策略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做出一些判断,让我们在完全未曾了解和熟悉的环境下也能够进行农业生产。”

  在徐丹看来,在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一部分会成为温室里面的产业工人,另一部分会成为整个温室生产的技术员。未来的农业生产将以工厂化的方式进行,有精细化的分工和上下游的合作,“让负责育苗的只育苗,让负责生产的只生产,负责流通的只流通,让传统农业当中的农业从事者不再担心天气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影响他们的收成。当整个产业链都动起来,能够分摊环境经营和市场的风险,农业也就真正地实现了稳定和可持续。”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这些技术正在快速进入农业生产中,在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模式,也对未来的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

  乡村,数字赋能弯道超车

  过去数十年中,乡村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但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发展正踏入快车道。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则让乡村的现代化走得更快。

  张璟介绍,自2018年至今,我国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已初步形成。在未来,数字技术将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弯道超车”的可能。

  “2018年,数字乡村战略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至今已五年,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未改变过对于乡村数字技术的关注。近些年各部门各地方密集出台了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张璟说,“三农领域的各个主体也对数字乡村的建设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这些年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比例均超过99%;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经验,即是一个可借鉴的案例,德清县是全国数字乡村示范点,德清县副县长王振权介绍,德清县的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水产养殖等,基本实现数字化技术全覆盖,农业企业用工成本降低43%,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德清县在电商服务站、乡村物流服务站和益农信息社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了以数字配送技术为基础、以数字生活智慧服务站为统一入口的智慧生活场景,为村民提供数字生活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出村进城。

  生态,持续发展美丽宜居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田园是精神的归宿,乡村是诗和远方。在现代化的历程中,这一愿景离人们越来越近。

  王晓庆表示,在全球推进双碳减排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形成共识,未来农业会成为碳中和的主力军,农业碳中和所得收益会远远超出农产品收益。“全球企业正在致力于减排,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推出了突破性产品来实现碳中和,研发出一款带有涂层的种子来保护及促进健康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固碳能力更强,这款种子根系能够在土里面通过更多的光合作用,把更多的二氧化碳固化到土壤里。国内许多企业也在推进农业碳中和新方案。在河南新乡辉县一处发电厂里面建立了蔬菜工厂,总占地约50亩,发电厂的余热成为蔬菜工厂的热源,二氧化碳成为蔬菜种植的气体肥料,通过蔬菜光合作用固碳,节约95%水、45%肥、99%的人工劳动,达到全年持续生产,产量为大田30倍的国际标准安全蔬菜,最多可固碳节碳2万吨。”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乡村环境的美化,更丰富的农业业态在不断发展,孙坦介绍,康养、农业休闲旅游、农业观光、都市现代农业等正在蓬勃发展。而在这些方面,数字技术前景广阔,“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线上线下相结合,也就是O2O。双方交易的不是货品,而是一种服务,通过电商去宣传本地好的风景、好的民宿、好的农产品,吸引游客线下到本地进行康养、休闲、观光旅游和农事体验等。当前,农村的O2O发展还非常薄弱,未来有着巨大的空间,这也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有效的途径。”

  范例,数字乡村的北京模式

  北京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也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汇聚的中心。在北京,数字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马荣才介绍,目前,北京正在建设大数据平台,涉及生产经营、行业监管、乡村治理和农村公共服务。该大数据平台将整合多渠道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共享,打破数据孤岛,为基层提供服务,同时收集各级部门产生的新数据,以此形成有效循环。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马荣才介绍,“精准化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环境控制上,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控制温室、大田的生产环境等,实现精准施肥、灌溉、打药等农事活动。可视化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随时跟踪农作物生产情况。智能化决策是通过数据的积累形成大数据管理,建设城市郊区产业的一张图,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蔬菜、畜禽的分布情况,面对极端天气时,也可以利用数据进行预警和补救,也就是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及时作出决策。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在农业行业监管上也要实现信息化,让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就在今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23%提高到67.5%,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北京建设数字农业农村,首先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马荣才表示,这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北京现在城区的4G、5G网络普及程度很高,但是在一些山区和自然村里面尚未普及,这直接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千兆光网也要加快建设。此外,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物流设施等都要同步提升。数字化引领首都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农民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服务,然而,农民对信息的掌握往往不充分。”马荣才表示,数字信息化可以让农民在手机上查到招聘信息,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服务信息多元化。针对返乡创业的人员,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农业补贴等政策信息,以及生产管理知识的获取途径,这些都需要一个更加便捷的数字化平台。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