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为什么摄影是世界的“共同语言”?

  丽水11月19日电(邵燕飞 项菁 周健)为什么摄影被人们称为世界的“共同语言”“通用语言”?

  从哈苏国际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到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世界摄影大会……都活跃着不同国家的不同“面孔”。

  摄影,之所以能沟通世界,离不开其本质特性。

  相比较文字,摄影是对光影、色彩的捕捉,具有纯粹的视觉冲击力,无需被翻译,人们就能理解。

  譬如2015年,首届意大利锡耶纳国际摄影奖把最高奖颁给了俄罗斯摄影师普罗辛·弗拉基米尔在浙江丽水拍摄的作品《渔人泛舟》,该佳作演绎了东方美学中的“雾锁瓯江”。

  “意大利的奖项”“俄罗斯的摄影师”“中国的素材”,跨越三个国家的“有趣搭配”,有力反映出摄影易理解、易跨界、易传播的特性。

  当下,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复杂局面之下,人们更加渴望得到相互理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更加迫切。

  而作为世界的“共同语言”,摄影应当发挥连接你我、沟通世界的力量。

市民游客参观摄影作品 周健 摄
市民游客参观摄影作品 周健 摄

  纵观今年“摄影圈”,世界各地已有实践。

  在云南丽江举办的“魅力马代·阳光生活”图片展,让参观游客感受到马尔代夫的海岛魅力;在日本东京开幕的“风月同天”摄影展,向当地民众反映中国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生机与活力;在浙江万里学院德国汉堡校区、英国牛津大学相继亮相的“孝德文化摄影作品展”,处处流露的“孝德风”“中国风”吸引国际友人驻足欣赏……

  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中国摄影之乡”——丽水,更是推动世界摄影艺术交流互鉴的“探路者”。

  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起,该地持续举办国际摄影节、全国性摄影展和大型摄影交流活动,意在为世界摄影爱好者搭建沟通桥梁,让摄影更具“国际范儿”。

  以国际为视角,2021年丽水从制度规划入手,专门出台《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明确将打造本土与国际交相辉映、艺术与产业完美融合、要素与机制保障有力的国际摄影名城。

室外摄影展 周健 摄
室外摄影展 周健 摄

  眼下,正在丽水召开的2022世界摄影大会上,发布了《丽水宣言》。其指出,摄影是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和传播手段,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望通过此次世界摄影大会的举办,全面展现世界摄影发展成果,促进全球摄影艺术创作、教育研究、科技应用发展进步,推进世界文化合作与交流。”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主席里卡多·布西在大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依托2022世界摄影大会,丽水继续扩大“共同语言”的影响力。

  此次大会的系列活动——“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上,展出了252位摄影师及机构拍摄的全球215个城市的548件作品,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景观、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内容。

  一展读懂世界,一图胜过千言。

  现场,丽水市民李颖对一幅拍摄于美国芝加哥的作品印象深刻。作品呈现的是暖黄色云雾中的芝加哥建筑群。“通过摄影展,足不出市就能感受到国外城市的氛围,是很棒的体验。”李颖受访时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该大会期间还举行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丽水展览中心的揭牌仪式。该中心落成后,丽水每年将举办5场国际摄影展览,成为世界摄影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