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鼓儿词:乡音最能解乡愁

  晋城11月1日电 题:400年鼓儿词:乡音最能解乡愁

  作者 高瑞峰 牛泽菁 郭艳芳

  年纪大一点的沁水人,都能即兴哼唱一段鼓儿词。

  沁水鼓儿词以说唱艺术为主,流行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一带,极具地域特色。沁水县文联主席崔奇介绍,作为一种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当地鼓儿词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代,盛行于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啪”,惊堂木一拍,表演开始,即“开书”。据介绍,沁水鼓儿词最早由一人自打自唱,伴奏只用小鼓和挎板,清末至民国年间,增加弦乐、打击乐等伴奏乐器,后表演人员增多,“京胡”“二胡”“板胡”“低胡”“唢呐”等民族乐器加入其中。

  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创作的鼓儿词作品《谷子好》,是74岁沁水鼓儿词艺人张邦炉的拿手曲目之一。“谷子好,谷子好,吃得香,费得少……”轻快、明朗的音调,结合当地方言,别具韵味。

  年过八旬的沁水鼓儿词艺人张秀花,受艺于本家叔叔的“口述”,多年来,她在村村落落的表演中,创新唱腔及打板方式,其表演的《包公传》《烈女传》《回文屏》等曲目,备受当地民众喜爱。

沁水鼓儿词最早由一人自打自唱,伴奏只用小鼓和挎板,后增加弦乐、打击乐等伴奏乐器。 向上 摄
沁水鼓儿词最早由一人自打自唱,伴奏只用小鼓和挎板,后增加弦乐、打击乐等伴奏乐器。 向上 摄

  一曲曲鼓儿词,融入到沁水的山山水水。历经400余年发展,鼓儿词在沁水不同时期,留下深刻烙印,成为研究当地风土人情、社会变迁的载体。表演场上说唱逗乐,围观民众喜笑颜开,充满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曲目,演绎着一个个感人故事。

  《包公传》《烈女传》《十八女行孝》等传统曲目,《王大娘养鸡》《周小卷巧治胡不安》《安家》等新编曲目,鼓儿词表达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传承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鞭挞着“假、丑、恶”。

  方言说唱、地方特色、贴近生活,沁水鼓儿词有着民间艺术独特的包容,于说唱间抖落农民的智慧与淳朴。然而,正因其道白和说唱使用方言,传播面受限,加之现代艺术冲击,与多数曲艺曲种遭遇相同,沁水鼓儿词面临着市场萎缩、无人传承等困境。

  在崔奇看来,沁水鼓儿词的传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合理内涵,发掘其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提升创作表演的品质与能力,为民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

  曲艺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态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不同于文物式的原样维护。崔奇介绍,当地成立鼓儿词传习所,从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间文化中,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这一说唱艺术。

  “乡音最能解乡愁。”作为当地方言的骄傲,老艺人们希望,传承400余年的沁水鼓儿词这株“古树”,能年复一年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