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11月11日电 (记者 马秀秀)“尽管中国面临挑战,对华关系也面临挑战,但我们依然确信,中国基本的增长活力仍会保持。退出中国将切断这些机会。因此,我们继续利用中国活力推动刺激和加强欧洲经济,这才最符合德国利益。”
《法兰克福汇报》10日刊登的包括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默克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Belén Garijo)等在内的8名德国企业高管联名文章中如是指出。
文章回顾了德中建交50年间,两国合作日益密切,互惠互利。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通过技术优势、出口和投资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德国企业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为加强德国企业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文章指出,过去5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所有市场中的第二大和最具活力的市场,因此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对德国经济实力尤其重要。“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我们有机会更快地扩大规模,以便更成功地在其他市场运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确保了德国国内许多人的工作和生计。”
文章指出,企业必须分散风险,减少依赖。但“更大的独立性不能通过划清界限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加强增长动力和重新获得欧洲的技术领先地位。”
文章呼吁继续与中国保持对话和合作,不只是指经济和技术发展,还包括文化、科学或青年交流等其他领域。
文章表示,基于经济实力,德中两国都是全球贸易网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德国、欧洲和中国必须在合作中开辟新的机会,确定符合共同利益的项目。
文章指出,50年的外交关系显示出德中两国合作的潜力和挑战。但事实证明,通过合作能比对抗取得更多成果,呼吁通过对话和相互尊重克服分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