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为何这样“红”?

  翻开《全宋词》,你会发现有许多首《满江红》。电影中的《满江红》是岳飞根据词牌填的词。那么,词牌是怎么来的?《满江红》这个词牌又有什么含义呢?

  词牌,就是乐府或者教坊的唱词格式名称。古时,律诗和词都是配乐演唱的,但是律诗只有四种格式,很容易理解分辨,可是词不同,词有一千多个格式,无论是演唱还是记录都十分麻烦,于是就给这些格式分别取了名字,即词牌。每一个词牌,都代表着一首固定乐曲。

  词牌并不是随意命名,一是根据乐曲的名称命名,如《菩萨蛮》。在教坊词开始成型的初级阶段,有女蛮国来大唐进贡,这些女蛮国的女子与汉人十分不同,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高贵典雅,外形很像画像中的菩萨,于是教坊谱写新曲《菩萨蛮》曲,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词牌;二是在著名的词中摘取几个字,如《如梦令》,是唐庄宗所写的一首教坊曲,词中有如梦、如梦等句子,就形成了《如梦令》的词牌;还有一种情况是根据词意取名,如《满江红》,这支词牌源自《冥音录》中的一个曲子名,最初叫作《上江虹》,上,即是满的意思,据说是描写一种红色的水草铺满江面的景象,所以又叫《满江红》;还有一类词牌来自一段故事,如《一斛珠》,讲述的是唐玄宗因杨贵妃冷落梅妃,又于心不安,于是差人给梅妃送了一斛珍珠。梅妃心寒,将珍珠如数退回,玄宗感慨作《一斛珠》曲传唱,后来《一斛珠》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牌。

  宋代是词的高峰期,但宋代的词牌有很大一部分延续自唐代教坊,所以宋人作词其实是填词,即按照固定的词牌、乐曲来填写一阕词,有着固定的格式和音律,填词者不能逾矩。

  宋词分为三类,一类是小令,比较短小的词;一类是中调,字数较多,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第三类为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满江红》,就是一阕长调。

  除词牌正体(样本)之外,在流传过程中,词牌与词意可以完全没有关系,比如《忆江南》可以完全不用涉及江南,《满江红》的意思也不是讲红色的水草铺满江面。

  填词,不仅是在固定的词牌内抒发感情,写意或者叙事,填出的词还要协音律,可唱。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以及演唱的重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那就是协音律,用词高雅,立意不俗。

  从唐教坊到宋代,经过了多年沉淀,词的高峰预期而至,大家频出,比如柳永将乐府旧声变为新声,始填《满江红》。但作为婉约派词宗的宋词权威发言人李清照认为,柳永的词虽然挺适合音律的,但是用词却俗不可耐。张先、宋祁、元绛等人的词不错,但整篇看就不行。然后是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他们名扬天下学富五车,但是他们的词,却不通音律……因为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然后又分五声,六律,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

  李清照点名将宋代大词人都批评了一遍,却无人提出异议,因为她说的对,词首先要协音律才算标准。

  但岳飞填写的《满江红》是个例外。

  按照李清照的标准,岳飞的《满江红》套用《钦定词谱》,靖字应该用平声,所以靖字出韵了。

  靖康之耻后,备受奸臣掣肘的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发出怒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他要上战场,救回二帝,痛杀金兵,救民于水火,夺回失地!

  靖康是特定的年号,有无法替代性,所以岳飞的《满江红》,在气势上是悲壮的,在题意上是鼓舞人心的,哪怕在音律上有些许出韵,也并不影响它的通篇气脉汹涌,慷慨激昂。

  岳飞的《满江红》没有严格按照平仄与音律来填写,却成为了一阕里程碑一样的存在。宋词浩如烟海,大家频出,但岳飞的《满江红》脱颖而出,成为历代吟诵的经典,也成为爱国诗词的名篇。

  岳飞的《满江红》为何红了千年,不是因为它严格押韵和通协音律,而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一个将军为救国发出的怒吼,是民族中流淌的爱国情怀。这阕词,激励着后来的人铭记历史,初心不灭。

  文/月满天心